综艺我们家在康乐里——反对市府推土机运动文件

我们家在康乐里——反对市府推土机运动文件

影片信息

  • 片名:我们家在康乐里——反对市府推土机运动文件
  • 状态:已完结
  • 主演:未知
  • 导演:黃孙权/
  • 年份:未知
  • 地区:台湾
  • 类型:纪录片/综艺/
  • 评分:1.0分
  • 热度:875 ℃
  • 语言:国语
  • 时间:2024-04-28 05:08
  • 简介:康乐里为台北市现第十四、十五号公园所在的地块,亦即中山区林森北路与南京东路的交界,日据时期这里是日本公墓,1949年**战败,从山东和江苏等地撤退的士兵及其家属经由海南岛来到台北,在无住所分配和新工作的情况下,他们自愿自谋生计,便在此搭起简陋棚寨聚居,后来慢慢吸纳从*其它地区来的**而发展成一个社区,称康乐里。1956年,台北市按日据时期的城市规划把这里编为公园用地,但多年来因为住户争议及预算方案的多次反复,公园计划一直未能实施。1994年*高等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所曾深入康乐里,发动居民参与讨论,提出了*就地整建、社区重建*的设计方案并获得了台北第一届 *市民参与都市设计奖*。1995年陈**就任台北市长后继续维持公园计划,但承诺先建后拆,妥善处理*户的补偿和安置,后在1997年1月又*这一原则,决定在3月4日执行清拆。在康乐里居民到市议会**无效之后,台大城乡所联同超过100多个知识界知名人士及民间机构在2月1日签名发起*反对市府推土机*运动。康乐里在被拆前的建筑均为低矮的自建房,以砖木结构加塑料板为主,居住着约三千多人,一千多户,其中超过三分之一户为老兵(*称为*荣民*)、残障者、临时工、低收入户和贫困家庭。在运动发起者的眼中,康乐里是*一个包含了本省人、外省人、原住民彼此生活紧密连结的邻里*,也是*台北市最后一个如此独特少见的邻里*,人们在这里经年累月朝夕相处,虽环境欠佳,但彼此照应、相濡以沫;虽穷困窘迫,但在1979年*与美国断交后所发起的*捐机报国*运动中,却是台北捐款最多的里。而在陈**的眼里,康乐里却等同地狱:*以台北的富庶,这里可说是都市之瘤、市民之耻,几千人睡在坟墓上,令人无法想象,而一旁却是国际级的晶华饭店,每想起国际巨星麦可杰克森住在晶华楼上,从窗户一看,就看到台北市竟有这种贫民窟,常觉得无地自容。 * 这种把康乐里指认为贫民窟、认为它有碍城市观瞻的长官论调,其实是一个司空见惯的*借口,与之相随的必然是把康乐里的弱势人群视同废物的潜意识——他的同僚在与运动人士的谈判和对峙中,就曾口气强硬地指出,*老人不搬也会死*。 ——资料引自 欧宁《城市更新及其对抗》导演黄孙权为*《破报》(POTS)总编辑。1998年5月27日于台北市议会前广场首映,首映邀请了市民、学者、知识分子及原*居民与导演进行对话。
  • 关注公众号观影不迷路

  • 扫一扫用手机访问

选择来源

    1.0
    网友评分
    • 很差
    • 较差
    • 还行
    • 推荐
    • 力荐
    441次评分
    1.0
    网友评分
    • 很差
    • 较差
    • 还行
    • 推荐
    • 力荐
    441次评分
    给影片打分《我们家在康乐里——反对市府推土机运动文件》
    • 很差
    • 较差
    • 还行
    • 推荐
    • 力荐
    我也要给影片打分

    扫一扫用手机访问

    首页综艺我们家在康乐里——反对市府推土机运动文件

    剧情简介

    番茄不卡网(www.xihsdy.com)为您提供综艺《我们家在康乐里——反对市府推土机运动文件》剧情概述:康乐里为台北市现第十四、十五号公园所在的地块,亦即中山区林森北路与南京东路的交界,日据时期这里是日本公墓,1949年**战败,从山东和江苏等地撤退的士兵及其家属经由海南岛来到台北,在无住所分配和新工作的情况下,他们自愿自谋生计,便在此搭起简陋棚寨聚居,后来慢慢吸纳从*其它地区来的**而发展成一个社区,称康乐里。1956年,台北市按日据时期的城市规划把这里编为公园用地,但多年来因为住户争议及预算方案的多次反复,公园计划一直未能实施。1994年*高等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所曾深入康乐里,发动居民参与讨论,提出了*就地整建、社区重建*的设计方案并获得了台北第一届 *市民参与都市设计奖*。1995年陈**就任台北市长后继续维持公园计划,但承诺先建后拆,妥善处理*户的补偿和安置,后在1997年1月又*这一原则,决定在3月4日执行清拆。在康乐里居民到市议会**无效之后,台大城乡所联同超过100多个知识界知名人士及民间机构在2月1日签名发起*反对市府推土机*运动。康乐里在被拆前的建筑均为低矮的自建房,以砖木结构加塑料板为主,居住着约三千多人,一千多户,其中超过三分之一户为老兵(*称为*荣民*)、残障者、临时工、低收入户和贫困家庭。在运动发起者的眼中,康乐里是*一个包含了本省人、外省人、原住民彼此生活紧密连结的邻里*,也是*台北市最后一个如此独特少见的邻里*,人们在这里经年累月朝夕相处,虽环境欠佳,但彼此照应、相濡以沫;虽穷困窘迫,但在1979年*与美国断交后所发起的*捐机报国*运动中,却是台北捐款最多的里。而在陈**的眼里,康乐里却等同地狱:*以台北的富庶,这里可说是都市之瘤、市民之耻,几千人睡在坟墓上,令人无法想象,而一旁却是国际级的晶华饭店,每想起国际巨星麦可杰克森住在晶华楼上,从窗户一看,就看到台北市竟有这种贫民窟,常觉得无地自容。 * 这种把康乐里指认为贫民窟、认为它有碍城市观瞻的长官论调,其实是一个司空见惯的*借口,与之相随的必然是把康乐里的弱势人群视同废物的潜意识——他的同僚在与运动人士的谈判和对峙中,就曾口气强硬地指出,*老人不搬也会死*。 ——资料引自 欧宁《城市更新及其对抗》导演黄孙权为*《破报》(POTS)总编辑。1998年5月27日于台北市议会前广场首映,首映邀请了市民、学者、知识分子及原*居民与导演进行对话。

    为你推荐

     换一换

    评论

    共 0 条评论